查看原文
其他

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案例名录




“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自3月1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以来,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展览所呈现的近百个“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案例,以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丰富的内容和展陈带领着观者走进每一个真实的实践现场。这些真实的现场遍布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在广袤的田野上散发着他们的微光,凝聚着他们的力量,并正在向人们传递着美好的希望,谱写着一曲“大地之歌”。


2023年,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经过两年时间,对近十几年来“美丽中国”建设的三百多个全国性艺术实践开展了调研行动,进行取样、访谈、编码、研读、阐释,建立起了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这些实践大多不再局限于追求“艺术之新”,也对所谓的“国际前沿”不再趋之若鹜,而是由自我生存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危机和本土的迫切需求共同催生。这些实践中,艺术只是众多要素之一,实践本身不能再和传统“作品”划等号,亦很难用建筑、设计、美术等门类进行划分。尽管如此,艺术在“以退为进”中,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着改变日常的作用。实践者也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们不得不掌握艺术之外的更多技能,试图把握更多层面的关系。


展览从“生态”“乡村”“社区”“数字”四个方面,展现全国在新时代进程中发生着的变化和发展。这些案例质朴而真实,有体现“开发绿色价值,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理念;有多年致力于“寻找文化根源,重建乡土家园”的挖掘;也有用创新的方式寻找重新联结社区关系,打造新话邻里之间,焕发日常活力的“生活圈”;更有在数字科技领域进行人机智能交融,为弱势群体赋力的成功探索。


每一个案例,我们都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及内容整理,为了让这些实践经验能传播得更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动人的故事,我们将此次展陈的案例一一列举,以此鸣谢案例参与者、受访人及每一位建设者!










生态

·

ECOLOGY

开发绿色价值 人与自然共生


开源

乡村经济带动生态保护

合作共治维护绿色环境


生态南塘·文化乡村

生态生产与社区文化并重的村民自治实践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南塘合作社

杨云标

1998年


余村全球合伙人

示范创新“余村合伙人”制度,带动绿色经济发展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

余村 | 汪玉成

绿城中国丨代双双

2022年


青山村

治水带动乡村业态发展,推进产业升级转化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

张海江

2015年


黎光村

拉动村民自主创业能动性的“村寨银行”


云南省丽江市

丽江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 | 邓仪

2010年


帕卓巴游牧人合作社

高原手工合作社,游牧社区生态文创


青海省玉树市甘宁村

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设计师联盟 | 戴木木 黄雨晴

2015年



平衡

以材料工艺革新开展自然建造

以生活情趣唤醒生态意识


现代生土建筑研究与实践

生土的现代化应用,造福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土房子技术


会宁 桂林等地

北京建筑大学现代生土建筑研究中心、土上建筑工作室 | 穆钧 蒋蔚 周铁钢 崔大鹏 詹林鑫 梁增飞 顾倩倩

2009年


浙水村自然书屋

“低技术建造”装配式木构对乡村环境的“轻介入”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六泉乡浙水村

罗宇杰

2019年


登云自然探索园

“轻触碰自然”的参与性景观


福建省福州市

上海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 | 张东 唐子颖

2019年


摩登大自然

动物保护与自然人文的百科全书


中国美术学院 | 倪镔 帖志超

2018年


德迦零废弃社区

用生态社区守护纯净的三江源


青海省玉树囊谦县尖作村

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阿拉善SEE三江源项目中心 | 王五之 巴久才仁

2016年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倡议

人与动物在现代城市的双向栖居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同济大学、南京和平论坛 | 沈志军 李翔宁 秦晓婉 黄培

2021年



循环

社区推动生活资源再利用

构建产业和生活的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农村免水冲蹲坐一体生态厕所

关注社会生活的系统设计,基于生态的旱厕迭代


内蒙古 陕西 山西 河北 四川 贵州等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态设计研究所 | 刘新 严泽腾 梁骥 武洲

2019年


青流计划

常态化和系统化的绿色物流供应链


全国

京东物流

2017年


再造衣银行

以可持续性时尚为核心,塑造有精神力的生活方式品牌


全国

张娜

2011年


REMAKEHUB再造狂想社

提供陆地以及海洋废弃物再利用的美学解决方案


上海市静安区

REMAKEHUB再造狂想社 | 赵畅

2022年


KAFFTEC咖法

升级材料和产品的环保解决方案,助力品牌和企业实现循环经济


上海市

咖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汪昱彤

2019年


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

水冰双向转换的可持续设计,打造多功能体育场馆典范


北京市朝阳区

北京交通大学 | 设计总负责人 郑方

2021年



修复

有机更新的生态美学

和谐共生的有机农业


海南城市湿地修复公园

因地制宜解决水生态问题,多元手段构建海绵城市


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

俞孔坚|土人设计

2015-2017年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十大景点设计、二期规划及设计

整合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再现湿地独特诗意风景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郑捷

2004-2006年


临桂区田园综合体

搭建共享平台,守护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广西省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

北京绿十字 农道联众  | 孙君

2018年


太阳公社

自然循环法则与有机经营相结合的无臭农场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阳镇双庙村

山上建筑设计事务所 | 陈浩如

2013年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重建人和土地的信任,开发无害农业生产模式


全国

石嫣 程存旺

2009年


Smurf无人驾驶清洁船

国内首个水面智慧环卫设备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欧卡智舶

2017年



乡村

·

VILAGE

寻找文化根脉 重建乡土家园


挖掘

新技术挖掘民艺产业价值

新舞台再现民艺文化价值


青于蓝

打通农文旅全产业链,实现非遗手艺的可持续活化


贵州省榕江县

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丨青曼

2019年


寻谣计划

找回失落的童谣,促进文化记忆的代际传承


北京 上海 杭州等地

寻谣计划团队 | 小河

2018年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碧曳

激发在地文化艺术生命力,挽救没落手工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马星 田雪峰

2019年

碧曳BIYE|马星 迪丽达尔·吾买尔 骆骏骐 田雪峰

2021年


《大河唱》音乐纪录片

用音乐记录黄河文化,探索影像人类学


柯永权、杨植淳、和渊执导

苏阳、刘世凯、魏宗富、马风山、张进来等主演

2016-2019年


自然造物

民艺再现再造再生,打造完整产业链条


浙江省杭州市

浙江自然造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2013年


品物流形PINWU

中国传统造物理念的再生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

Christoph John、Jovana Zhang、张雷

2005年


富文乡中心小学

彩色立体屋构成的乡村新校,让孩子留在家乡上学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富文乡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王伟

2018年



滋养

艺术创意融入乡村日常场景

共享模式打造可持续美育


花火计划

废弃材料的艺术再生,留守儿童的装置乐园


西昌 黄冈 等地

一本造工作室 | 李豪

2017年


“艺游学”的逆向融合策略

在艺术创造当中进行教学创新,弥合城乡、代际和感官差异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嵩溪村

杭州师范大学艺游学研究院 | 胡俊

2021年


“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

“无墙”的博物馆服务乡村美育


浙江省磐安县 天台县等地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美术馆、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潘天寿纪念馆、学工部联合、深圳创想公益基金会|刘一蓝 雪润枝 杨翔

2021年



振兴

系统性艺术实践重塑乡土社会

平台创新激励乡村创业


大南坡计划

城乡融合的地方美学,探索中国乡村文化体系


河南焦作市修武县大南坡村

左靖工作室

2021年


松阳实践

政府与学者合作典范,建立松阳新乡村美学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

平田村集群设计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丨罗德胤

许懋彦工作室丨许懋彦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丨王维仁

DnA_Design and Architecture 建筑事务所 | 徐甜甜

三文建筑丨何崴

2014年

横坑村竹林剧场

DnA_Design and Architecture 建筑事务所 | 徐甜甜

2015年


青田范式

乡村作为一种文明,构画完整和具有活力的乡村发展图景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青田村

渠岩乡建团队

2017年


幸福工程

以纪实摄影记录创业机制扶助困境母亲


全国

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

大千当代艺术中心丨申晨

天津师范大学丨于全兴

1995年至今


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

以人才振兴为路径的乡村文化创意平台


全国竞赛合作基地村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

2018年



融合

因地制宜寻求文旅破题

城乡互动促进乡村经济


松赞

手工艺人参与的低碳建造,串联茶马古道的藏地酒店


松赞酒店

西藏、云南

白玛多吉

2001年


宿集营造社

首创民宿聚落,实现规模效益


中卫 重庆等地

宿集营造社 | 夏雨清

2017年


809微度假小镇

遗产保护结合多元业态,复兴三线建设厂区


湖北省宜昌市

三文建筑丨何崴

宜昌城市开发投资集团丨李建新

2019年


旗山侠隐-茶园村活化改造

挖掘侠隐文化,“慢改造”江南茶园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

CHIASMUS建筑事务所 | 柯卫(James Wei Ke)

2018年


九女峰

出圈建筑打造网络IP,迅速拉动乡村文旅


山东省泰安市

line+建筑事务所 | 孟凡浩

2018年




社区

·

COMMUNITY

新话邻里之间 焕发日常活力


联结

参与式自然营造拉近邻里关系

立体式公共空间链接城市社群


社区花园系列公众参与实验

城市缝隙连接社区生活圈,边角空间成为生态调和点


上海 南宁等地

四叶草堂|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走走植

2016年


杨梅竹斜街胡同花草堂

集体种植活动激活胡同杂院


北京市西城区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 | 谢晓英 王欣 童岩 黄海涛 张元 周欣萌 李萍 吴迪 段佳佳 李银泊

2015年


沈阳东贸库改造

老仓库到新公建,温室花园介入社群建设


辽宁省沈阳市

URBANUS都市实践 | 王辉

2021年


移动自习室

重庆北至秀山5609/10次旅客列车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客运段 | 郭彦

2023年


嘉兴火车站

忠于历史修复老站,建造绿色开放的森林火车站


浙江省嘉兴市

MAD | 马岩松 党群 早野洋介

2019年


泰和路小学

立体球场新范式,因形就势解决用地紧张


重庆市梁平区

上海汉思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丨 王思源 钱云 刘文章 洪兰、上海汉思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上海汉思机电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2019年


天府新区文创城

人文与自然共存的“公园城市”


四川省成都市

青道房建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李凯生

2019年


天府新区城市色彩规划

以色彩关照城市风貌特色以及美学品质


四川省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杭州北斗星色彩研究团队|宋建明 丁丁 谭沈群 张楠

2019年



关怀

以陪伴设计关注个体需求

以社区更新重塑主体意识


留坝两个“100”项目

发掘个体的闪光点,动员村民共建家园


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

安哲建筑 | 王求安

2022年


归柳杨宅

传统木构更新,为女教师设计侗寨新居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归柳村

無名营造社 | 陈国栋

2021年


金台村重建

探索城村架构,打造住宅循环生态系统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

城村架构、香港大学 | 林君翰(John Lin)

2017年


竹篷乡堂

村落工匠合造竹伞下的公共客厅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尚村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素朴建筑工作室 | 宋晔皓 孙菁芬

2017年


DNA安吉数字游民社区

线上生活方式与紧密的人际关系结合,打造小成本生活社区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上海爱家集团

许崧、阿德、梭梭

2021年



凝聚

创造社区互动主题

唤醒共同的生活记忆


《七条小巷》在地艺术项目

以摄影作为田野调查的方法,用创作行动恢复小巷昔日活力


浙江省丽水市

傅拥军

2017年


iSTART儿童艺术节

全国28个城市一同参与,万名小艺术家自主策划


四川省成都市

麓湖·A4美术馆 | 孙莉 李杰

2014年


CAP社区艺术计划2.0

为社区打造以艺术为载体的趣味运动会


四川省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成都市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成都一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9年


排档创新

排档人性化设计为城市保住烟火气


香港市旺角区

香港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香港理工大学 | 阮文韬 陈启因 蔡嘉怡 周允基 梁志远 劳伟筹 白宇轩 彭智良 卫炳江 黄国才 黄泽培 叶长安

2015年


昌里园

重塑社区边界,激发街道生活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

梓耘斋 | 童明

2019年


美好关系

公园书席设计,催生交换阅读新体验


台北市

郭侠邑

2017-2019年



激活

“针灸疗法”激活社群空间

多元生态触发生活记忆


常德老西门棚户区城市更新

尊重回迁户需求,回迁融入新商业街区


湖南省常德市

理想空间工作室丨何勍、曲雷

2015年至今


自然与

用艺术在无人村打造关系的容器


杭州 三亚 苏州 宜昌 漳州等地

自然与 | 唐国栋

2019年


北京檀谷慢闪公园

家门口的“自然美学”,山谷里的慢生活


京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高一轩

2022年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遗产保护结合生态文化,延续水厂工业记忆


吉林省长春市

水石设计、长春建委、长春城投

2019年


阳朔糖舍

将老糖厂改造为集自然、工业、建筑、历史之美的艺术主题酒店


广西省桂林市阳朔县

杨晓东 赵崇新 董功 琚宾

2006年


上海西岸

构建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打造大规模艺术集聚区


上海市徐汇区黄浦江畔

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


goodone旧物仓

城市记忆链接社群,回归复古生活美学


厦门 珠海 广州 阿那亚 深圳等地

杨函憬

2012年


陶溪川

以产品化运营思维将传统瓷业产区转变为文化艺术传承实验区


江西省景德镇市

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华婧

陶溪川美术馆丨 薛璇

2015年至今




数字

·

DIGITAL

人机智能交融 科技动力赋新


智造

数字化平台服务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体验


“内盒院”与“上围插件家”

旧建筑基础设施零破坏,预制插件系统提升居住质量


北京市西城区(内盒院)深圳市上围村(上围插件家)

众建筑 | 何哲 沈海恩(James Shen) 臧峰

2013年(内盒院)2018年(上围插件家)


Endless Form无尽之形

撬动传统家具产业“生态系统”的数字工业设计


上海市

张周捷

2014年


数字建造实验

数字化设计技术与建筑传统以及人文环境的结合


竹里|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

袁烽

2017年

池社|上海市徐汇滨江

袁烽

2016年


悠扶机器人

智慧医护服务,关怀残障人士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颜海 王天 赵晴宇 吉金鹏

2019年


盲人视觉辅助眼镜Ⅱ

建立盲人智慧出行大数据,完善社会无障碍设施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鼎典创造体设计有限公司 | 刘董 赵利冬 金书薇

2019年


蜡烛消灭者

为非洲贫困家庭设计的太阳能台灯


广东省深圳市

上善设计 | 贾思源 郑冬平

2019年



更新

技术建构新情境

催生数字新视觉


对照:当舞蹈遇上数字艺术


美高梅剧院,美高梅,澳门

主创团队|梁蓝波 赵炎修 陶身体剧场 小河

2023年


新型蒙古包体系研发

探索蒙古包的现代化,当代草原住居新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阁尔工作室 | 扎拉根白尔

2019年


火星营地

科教文旅振兴石油小镇,体验戈壁上的“火星生活”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火星小镇

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 冷湖火星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曲向东

火星营地(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冷湖实验室创始人|高峻岭

2017年


“牧光”公共空间艺术创作计划(敦煌)

以光为媒介的创作计划,创造戈壁文旅新体验


甘肃省敦煌市

郑靖

2022年


万境共生

一部当代艺术农耕《山海经》全景录


威尼斯 上海

一吨计划 | 陈熹 马楠

2022年


北京2022冬奥会形象景观系统

感性设计适应景观系统的理性要求


北京冬奥组委 中央美术学院|林存真

2018-2022年



聚能

数字化平台服务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与使用体验


中国码

创造中国国有资产的数字身份形象


浙江省杭州市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政务应用设计研究所 | 李轶军 邢志强 端木琦 俞同舟

2018年


西窑头村FA公社

空心村资产收益型精准扶贫


河北省张家口市西窑头村

易居乐农

2018年


MyH2O吾水信息平台

解决乡村水安全问题,共建安全协作网络


北京市海淀区

MyH2O吾水信息平台 | 任晓媛 张睿 朱迪昕瑶

2015年


北京双井街道城市治理实验室

陪伴式的责任规划,以城市科学助力社区治理


北京市朝阳区

城市象限丨茅明睿

2019年


未来社

以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义线下空间运营方式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街道林乐路

未来社丨黄羽

2019年



转化

多介质梳理记录历史遗存

新技术解锁文化资源潜力


澳门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转化为文化品牌,传播澳门历史消除刻板印象


澳门

澳门基金会丨 澳门记忆工作组

UNTITLED MACAO | 欧俊轩 AU CHON HIN

2015年至今


城市秘密

地方价值和城市基因的人文表达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底层逻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王群力

2019年


《中国村落》纪录片

转型中的乡村文化记忆,影像技术还原村落生活全景


全国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中国美术学院 | 刘智海 杨树 谢瀚锋 宓鑫君 陈雨

2016年


《重生之楼》纪录片

填补中国建筑遗产历史纪录片的空白


北京 上海 广州

亚洲建筑遗产基金会(Asian Architecture Heritage Foundation)|雎安奇

2022年


中东铁路(黑龙江段)建筑群数据库

遗产数据和实际规划的良性互动,促进黑龙江村镇复兴


黑龙江省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丨赵志庆教授团队

2015年


中华精品字库工程

经典书帖的数字新生,契合现代读写习惯


全国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2017年


农文旅的数字化平台

智能化构建数字平台,大数据助力智慧文旅


北京市朝阳区

HCR慧辰资讯 | 张颖

2017年至今






本次展览初步搭建了“美丽中国线上档案交互系统”,可以通过这个交互系统了解到所有的展览案例,同时可以通过“内容板块”、“实践属性”、“地域”筛选特定案例,选择找寻您家乡的案例等。后期系统也将结合展研空间孪生、档案地图谱系、提案跟踪研究等各功能持续延展迭代。



美丽中国案例线上文献库入口



[ 主  办 ]

中国美术学院


[ 联合主办 ]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 承  办 ]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 总策划 ]

高世名


[ 总统筹 ]

陈坚、梁宇


[ 策  划 ]

汪莎


[ 策展人 ]

张春艳


[ 策展团队 ]
吕珮瑄、俞洲、刘艺璇、周嘉鸿、徐欣怡、唐麟、张真予、宋山杉、张可然、赖俊杰、范美珍、朱恺奕、张傲妮


[ "携手的未来"单元联合策展 ]

全球知识雷锋|李思遥、连晓刚、张婉琳、蔡诗瑜、南川、吴祺琳、舒荷、高笙、 谢斯圆、许嘉琪、黄瑞楠、孙旖旎、冀途、李聪雪、何政、孟禹彤、万耀璘、刘芷含、刘瞻远、武素素、温梓苓、洪喆恒、任钢、任栢何、郑雨凡、段忻妍、李思源、孔晓萌、郭佳茹等


[ 策展辅助 ]

刘义伟、秦诗雨、雷舒媛、薛雅丽、高祎聪、何瑜曼、郝悦颖、占文丽、孙之惠、杨雨桐、张博文、梁智涵、王蔷、凌俊、樊欣悦


[ 媒介团队 ]

叶洁、裘竹如、王瑾雯、陈铄、魏丹丹、李一楠、沈茗之、戴玥


[ 展览宣传 ]

徐元、高初、刘杨、胡心云、潘玉珊、沈佳琪


[ 展览及活动平面设计 ]

杭州形而上设计机构|周峰、王曙光、林震 、郑弘颖、徐茜雅、文沭二、柯泓伟、张晖、宋俊杰


[ 展陈设计 ]

杭州镜雨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高雯、王振宇、方艳苹、范东方


[ 视频剪辑 ]

杭州光能合成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杨晨曦、葛瑶、蔡展威、王勤博、殷琦凡、卢建文、顾芊


[ 互动设计 ]
偏飞设计事务所|刘益红、陈商引


[ 声音设计 ]

马晟

配音团队:配音部落 

制作团队:声无界


[ 摄影摄像 ]

李银银、枫雨过后


[ 运输商 ]

浙江华宸设备进出口有限公司


[ 展陈制作商 ]

浙江金展桥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活动筹备商 ]

众信博睿(北京)国际商务会议展览有限公司






 延展阅读 



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即将启幕


聚沙成塔 涓滴成河|“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开幕


论坛预告|下一站NEXT STATION·美丽中国系列论坛


下一站NEXT STATION|艺术之力一一共塑中国美丽形象






 直播回放 



下一站 NEXT STATION·美丽中国系列论坛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6月18日,旨在回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聚集国内外艺术、设计、科技、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专家,打造艺术智库、公共美学、社会创新“三位一体”的研创平台,推动城市更新,助力乡村振兴,赋能社会美育,建设「美丽中国」。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autiful China Initiative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aims to respond to the nee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our times and inject art energy into the Beautiful China Initiative. It will also pool the wisdom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in art, desig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culture, ecology to establish a trinity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latforms that functions as an art think tank, a platform for cultivating public aesthetics and a platform for social innovation. This trinity of platforms can promote urban renewal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empowers social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contributes to the Beautiful China Initiativ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